必應(Bing)是一款由微軟公司推出的網絡搜索引擎。微軟聲稱,此款搜索引擎將以全新的姿態面世並帶來革命。必應的內測代號為 Kumo,其後才被命名為 Bing。
必應的歷史可追溯至於 1998 年的第三個季度發布的 MSN Search,它的搜索結果由 Looksmart 和 Inktomi 等提供;2006 年 3 月 8 日,微軟發布了 Windows Live Search 的公測版,並於同年 9 月 11 日讓其取代了 MSN Search,該引擎開始使用搜索選項卡;次年 3 月,微軟將其與 Windows Live 分開並更名 Live Search,在此期間,其子服務曾經多次重組、關閉。 到了 2009 年 6 月 3 日,微軟將 Live Search 改造成了今天的必應並正式發布。微軟認為 Bing 一詞簡單明了、易於拼寫,容易被人記住;但由於 Bing 一詞可能帶有“病”的負面意思,微軟為其設定了一個簡體中文名——“必應”,它源自成語“有求必應”。 微軟斥資 8000 萬至 1 億美元在美國透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和戶外媒體廣告宣傳,這相對於 Google 2008 年全年廣告支出的 2500 萬美元高出許多。據《iThome》報道稱,Bing 的搜索成功率已比開始時大幅提升,甚至與 Google 類似;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人對必應的搜索能力並不滿意。此外,必應也遭到了一些爭議和批評。
MSN Search
MSN Search 與 Google 幾乎同時誕生。微軟於 1998 年的第三個季度創立了 MSN Search, 其搜索結果均來自 Inktomi。同時 Google 公司剛剛註冊,剛拿到第一筆風險投資。而那時的 MSN Search 還只是一個非正式的項目,由來自 Office 部門的 Rohit Wad 啟動了這個想法。。有趣的是,bzip2 的發明人 Michael Burrows,也是 MSN Search 非常早期的技術骨幹之一。 1999 年初,MSN Search 推出了新版,該版本混合了 Looksmart 和 Inktomi 的搜索結果。此後除了 1999 年時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它使用了 AltaVista 的搜索結果,MSN Search 一直按此原理進行搜索。2003 年,微軟續簽了與 Inktomi 的技術服務協議,但是在此之前,Yahoo 已經宣布它即將買下 Inktomi,只是交易尚未完成。接着,AltaVista 也被 Yahoo 收購了。從某時起,微軟開始自建爬蟲和索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是做結果修飾和集成。該更新從 2004 年 11 月開始對外測試,次年 2005 年 2 月測試結束。但是,在那個時刻 MSN Search 的圖片搜索仍由第三方搜索引擎 Picsearch 提供支持。MSN Search 還開始向其他搜索引擎門戶提供其搜索結果以便於更好地在市場上競爭。
Windows Live Search
2006 年 3 月 8 日,Windows Live Search 的第一個公開測試版推出;同年 9 月 11 日,Windows Live Search 正式取代了 MSN Search。新的搜索引擎開始使用搜索選項卡,設有網站、新聞、圖像、音樂、桌面、本地和 Encarta7 個部分。 在 MSN Search 至 Windows Live MSN Search 的更替中,微軟不再使用 Picsearch 作為其圖像搜索服務的提供商並開始使用自己推出的圖像搜索服務。該服務由他們自己的內部圖像搜索算法推動。
Live Search
2007 年 3 月 21 日,微軟宣布將其搜索服務與 Windows Live 分開,並更名為 Live Search。Live Search 被集成到了由薩蒂亞·納德拉管理的 Live Search and Ad Platform。此外,Microsoft adCenter 也與 Live Search 合併。 微軟搜索服務的一系列重組和集成都是在 Live Search 這一品牌下完成的。2008 年 5 月 23 日,微軟宣布停止 Live Search 圖書和 Live Search 學術的服務,並將所有學術和圖書方面的搜索結果集成到了常規搜索中,Live Search 圖書出版商計劃也宣布關閉。不久以後,Windows Live Expo 也於 2008 年 7 月 31 日停止運行。Live Search Macros——一款允許用戶創建自己的自定義搜索引擎或使用其他用戶創建的自定義引擎的服務,也在不久後停止服務。2009 年 5 月 15 日,Live Product Upload——一款允許商家將產品信息上傳到 Live Search Products 的服務於當天關閉服務。2009 年 2 月 18 日,Live Search QnA 更名為 MSN QnA;同年 5 月 21 日,QnA 停止服務。這也是此時期微軟對 Live Search 的最後一輪調整。
更名為必應
微軟意識到,只要“Live”一詞保留在名稱中,其服務就會出現問題。為了給微軟的搜索服務創建新的身份,Live Search 於 2009 年 6 月 3 日被必應取代。 Bing 一詞是由議題小組選擇的,詞源來自一位心臟病科醫師理查德·苪,微軟認為這個名字不但很簡短,而且容易拼寫、易於記住,微軟還希望將它寫入其搜索服務的 URL 中。這個詞會提醒人們在“發現新事物和下定決心時”發出的聲音。微軟在品牌諮詢公司 Interbrand 的幫助下搜索了新型搜索引擎的最佳名稱。 這個詞還與“bingo”十分相似,其用於表示某事和某物已被找到或實現,就像在玩 Bingo 時獲勝了一樣。
微軟的廣告策略師大衛·韋珀斯特最初想更名為 Bang,但最終他出於類似的理由——容易拼寫、一個音節、易於記住,同意將 Live Search 更名為必應。Bang 一詞最終沒能成為微軟搜索服務的新名稱,因為在互聯網搜索時的上下文中它不能被正確地用作動詞。韋珀斯特曾經做出過這樣的評價:“哦,‘我撞了它’(I banged it)和‘我咬了它’(I binged it)有很大的不同。” 微軟副總裁尤瑟夫·梅赫迪在一封信中稱,在給 Bing 確定中文名稱時,已經知道直接翻譯時,有“病”的負面意思。因此在請教了漢語學家後,為其設置一個簡體中文名——“必應”。“必應”來源於成語“有求必應”,與搜索引擎的目的十分相符。 微軟在國際版開放了 Chat with 必應,用戶可以與他展開文字交流。當前,該功能暫時只支持英語,並且不對“國內版”開放。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