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和SSR的區別在於SSR支持協議轉換、協議混淆、多重代理
1、SS全稱shadowsocks,一開始為個人獨立開發並用作“科學上網”,後被大家所熟知和廣泛使用。再後來,據說作者被請去“喝茶”,停止了該項目。
2、SSR全稱shadowsocks-R。SSR作者聲稱SS不夠隱匿,容易被防火牆檢測到,SSR在改進了混淆和協議,更難被防火牆檢測到。簡單地說,SSR是SS的改進版。
3、SS和SSR兩者原理相同,都是基於socks5代理。客戶端與服務端沒有建立專有通道,客戶端和實際要訪問的服務端之間通過代理服務器進行通信,客戶端發送請求和接受服務端返回的數據都要通過代理服務器。SSR目的是為了能讓流量通過防火牆。
4、SSR可以偽裝成自定義的http開頭,讓監控者認為你是在訪問百度,將實際的內容進行加密。SS是純加密流量。
5、如果S速度用着很快,沒什麼問題,帶寬基本都能跑滿,那麼就可以繼續使用SS。如果SS總是跑着跑着速度就漸漸上不去,或者沒有速度的時候,就可能是遇到了QOS,需要使用SSR。當然,兩者直接使用SSR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擴展資料:
客戶端請求服務端數據流程(SSR):
1、瀏覽器發送請求(基於socks5協議),通過SSR客戶端將sock5協議通過協議插件和混淆插件進行轉換加密,使得來自客戶端的流量和基於HTTP協議的流量無差別;
2、SSR服務端(代理服務器)收到請求後,通過混淆插件、協議插件將數據解密並還原協議,最後轉發到目標服務器。